——来源:三明日报 2021-07-26
“男工一天110元,女工一天90元,我们村有2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一年可以在葡萄园做10多个月。”1989年出生的村书记叶汉武得知记者来意,开门见山地说。
远处群峰叠嶂,山峦如黛,近处碧水如镜,倒影翩翩,两岸景色犹如百里画廊。这里是位于三明市郊陈大镇境内的碧溪村,距市区21公里,四面环山,森林密布,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就在这青山绿水中,谱写了一首多彩的乡村振兴曲。
“葡萄美酒”助脱贫
眼前是一座葡萄园,紫的、黑的、青的葡萄密密地铺满了天;鼻尖弥漫着浓浓的葡萄果香;耳畔是昆虫窸窸窣窣声、果农交谈声、轰轰隆隆的三轮车响。
葡萄园中间是一条水泥大道,道路两侧则是一望无际的大棚,细细看去,大棚下还有不少鸡,弯着脖子挑着地上的果子吃。“在葡萄林下保留自然生长的杂草,养殖柴鸡,树木为家禽遮荫,是家禽的天然‘氧吧’,通风降温,便于防疫,十分有利于家禽的生长;而家禽吃草吃虫,粪便肥林地,与林木形成良性生物循环链。” 源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汉业娓娓道来。
碧溪村山清水秀,又地处城郊,因而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显得更为关键。早在2010年,碧溪村就引进福建省源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4000万元,建成1000亩现代提子观光园,内设葡萄观光长廊2000米,为游客提供自助采摘、观赏休闲的活动场所,满足城市居民周日游的需求。2012年产值便突破了3000万元。现如今,村民将土地租给葡萄园,经过土地流转实现“旱涝保收”,村民既可以留在村里去葡萄园打工,也可以选择外出做生意开小吃店,实现双收入。
葡萄酒庄园
源丰公司产业链延伸到了加工业。一栋带有两个巨大酒桶造型的欧式建筑矗立山间,分成地上酿酒车间和地下酒窖两个构造,这是南方第一家葡萄酒庄园。酒窖里,橡木桶排成一列,散发幽幽酒香,据工作人员介绍,每个橡木桶至少能储存300瓶葡萄酒;车间里,自动化仪器依次相连,极富工业感。破碎、压榨、发酵、贮存、过滤、冷冻、杀菌、灌装……一道又一道工序环环相扣。自动化的加工设备在保证口感的前提下,极大地提高了葡萄酒加工效率。刘汉业介绍,目前庄园订单主要还是以公司订制为主,市场需求量稳定。
“公司优先聘用当地群众,我们租用了村民的地,还能够为他们带来一份稳定的工作,增加一份收入,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刘汉业介绍。源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先后被评为闽台农业合作推广建设项目示范点,被国家农业部和财政部评为“全国标准果园”,并被国家葡萄产业体系列为实验研究基地。
有了葡萄园这个“摇钱树”,碧溪村规划做大做强葡萄产业,打造葡萄采摘、葡萄酒加工、葡萄园观光为特色的休闲观光基地和田园综合体,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红色基因促发展
碧溪村群山环绕,茂林修竹,满目青翠,独特的地理区位、革命战争年代不断涌现出的英勇村民,成就了这里一段惊心动魄的红色历史。1985年,碧溪村就被确认为革命老区村,有老接头户、老农会干部、老交通员、老游击队员等“五老”人员达16人之多。2012年9月,碧溪村又被命名为三明市首批“中央红军村”,当地老百姓自豪地把碧溪村称为“红军村”。
近年来,碧溪村按照市委把“中央红军村”建设成为红色历史教育基地、红色文化宣传基地、红色旅游示范基地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的“四位一体”要求,依托红色遗址群和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开发红色旅游项目。
碧溪中央红军村休闲广场,是碧溪中央红军村闪亮的地标和名片。红军村广场建成于2015年10月,总投资50万元,广场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碧溪村的村容村貌,为村民休闲、娱乐、健身提供了一个舒适、宽敞、怡人的场所。
碧溪村村头圆应庵,是碧溪乡农会旧址所在地。圆应庵建于清末,坐西朝东,属依山而建的围笼式建筑,占地面积为420平方米。庵内由主堂屋、天井、戏台组成。平面呈正方形,正面有一大门和两个小门,通面阔18米,通进深20米。庵前有一古官道经夏阳地美通往明溪苏区。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独具特色。碧溪村发掘绿色资源,利用红色旅游资源,通过抓强支部、抓农业、改村貌、促脱贫,在基层组织建设、弘扬红色文化、促进产业发展和村民增收上取得长足的发展,正为群众打开天蓝水清、宜居宜业、幸福和谐的“幸福之门”。
三明日报三元记者站 张敏茜 陈姝嬛 (图/文)
http://www.fjsyxww.com/2021-07/26/content_11353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