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内碗窑的前世今生

栏目:新孵融媒 发布时间:2025-05-10 浏览量: 499
分享到:
桥内碗窑的前世今生

——来源:征誉信用品牌智能服务平台  摘录《瓷源硕杰》 作者:王金镭

桥内碗窑的前世今生

◆王金镭

碗窑,又称碗窑山窑、碗窑溪窑,位于桥内村与龙阙村肖田自然村的交界处,数次文物普查均登记为桥内村所辖。

从文献考古上看,明代的碗窑是龙阙村肖田卢氏所经营的窑地。这在《卢氏族谱》有明确的记载,族谱证实肖田卢氏来自江西省临川县,与“瓷圣”何 朝宗始祖何昆源属同一个县份。卢氏居住至第四代,明嘉靖的最后一年(1566), 碗窑曾经发生一起“有乡张十五妻死于公之长子砸窑中,遂以诬赖破产,十损三四”的事件。为避开该事件的影响,肖田卢氏有兄弟迁往高阳村铺仔过鹿池居住。数百年来,碗窑、碗窑山窑、碗窑溪窑已经成为龙阙村肖田自然村相邻于桥内村当地烧窑的地名。 

肖田卢氏的烧瓷记载

《卢氏族谱》载龙阙村肖田卢际严(1681 — 1742)小传:“公岁时常谓房亲曰:我碗窑祖宇,自璟公开基以来,迄今有三百余载,不起盖而重新之,谓子孙何?迨乾隆丁巳年(1737)间,提絜延工,重而新之。今之庙貌壮观, 栋柱焕彩,皆公之力也。”上述记载,证实“碗窑”创烧于明代肖田的卢璟,时间约在1500年。

肖田卢氏宗祠“碗窑祖宇”,约建于1540年,是肖田“碗窑”窑主卢璟 次子卢光遂(约1515—?)与其兄卢光远(约1510—?)“兄弟时已构宅碗窑”。乾隆丁巳年(1737),卢际严(1681—1742)主持重建。目前,碗窑卢氏宗祠已废多时,只存遗址。

卢氏家族于1391年奉命屯田肖田时,谱载“兵燹之余,后加瘟疫,土广人稀”。从弘治年间的第四世开始有烧造瓷器的明确记载,延续至乾隆初期的第九世,“碗窑”烧造瓷器及葬地均有所记载。兹摘录如下:

第四世:卢璟字时亮(生卒缺)“葬碗窑门口路下”;卢恩字时俊号硕泉 (1509—1569)“凡田、山之在肖田者,皆为公卧榻地。后有乡张十五妻死 于公之长子硒窑中,遂以诬赖破产,十损三四”。

第五世:卢荫八(约1510—?),字光远,“葬碗窑石竹按头”,妣肖田人章大娘“葬碗窑大坪上”;卢李养(约1515—?),字光遂,“兄弟时 已构宅碗窑”;卢天锡(1520—1586),字光福,号东峰,“葬新窑村土名下湾左单提”,妣猛虎邱大娘(1519—1569)“与公合葬”;卢文贡(1543— 1603),字大桧,妣谢三娘“葬碗窑对面垅仔头”,继妣小姑施三娘(1567— 1576)“葬碗窑坝边半月沉江形”;卢文魁(1547—1619),字大松,“葬 碗窑门口路下,附祖璟公”,妣永春蓬壶苏四娘(1566—1596)“葬碗窑对面垅仔头,与谢三娘同葬”。

第六世:卢三台(1552—1609),字大通,号次谦,“葬本乡土名碗窑大坪后壁”;德化邑庠生卢三省(1578—1639),字大迁,又字学会,号日吾, “葬本乡碗窑对面”。

第七世:卢天保(1601—1653),字廷眷,号我全,“葬本乡碗窑坝边火路边”;卢应奇(1589—1650),字廷淋,“与父合葬碗窑外厝水堀上”。

第八世:卢望助(约1635 — ?),字志卿,妣永春陈谨娘(1638一 1697)“葬碗窑对面边”;卢望侃(约1600—?),字直卿,妣张五娘(1603一1657)“与公合葬碗窑对面大林”。

第九世:卢际严(1681—1742),字必富,“改葬碗窑对面坝边”,妣  永春店前陈瑷娘(约1685—1748)“葬碗窑对面坝边”;卢际新(1634—  1680)字必日,“葬碗窑对面坝边”;卢际语(1650—1725),字必传,“葬本乡碗窑后岭仔”;卢际张(约1655—?),字必宏,“葬碗窑对面后按仔”。

硕杰郑氏的葬地记载

硕杰郑氏的桥内村碗窑记载,均为葬地,而且时间很短,为道光后期至咸丰早期(1846—1858)。兹摘录如下:

坤泽派郑苏(1782—1844),字冀衣,妣陈缉娘(1784—1846)“葬确碗窑私田内”;坤泽派郑接字冀舆(1790—1846)“葬碗窑坪”;坤泽派郑经(1799—1858),字兖纶,“迁葬碗窑坝头私山”;德化岁贡生山斗派郑绅(1775—1850),又名郑兼养,字文徵,又字心田,“葬碗窑”;山斗派郑缣 (1782—1844),字兖好,妣李金娘(1795—1846)“葬碗窑”。

以上的族谱信息说明桥内与肖田交界的“碗窑”,应为龙阙村的肖田卢氏在明弘治至清乾隆年间创烧。清后期,硕杰郑氏可能曾在该地烧造瓷器。据肖田的“出皇帝”传说,“碗窑”瓷土来源于龙阙村的斩蛇山。该山的瓷土开采已经持续数百年,深度达数十米,形成一个似刀剑砍下的“V”形缺口。



注:版权归原作品所有,转载需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