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万物皆可循环”——探访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

栏目:循环经济与资源利用 浏览量: 354
分享到:
在这里,“万物皆可循环”——探访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

——来源:福州日报 2022-12-05


在这里,“万物皆可循环”——探访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

建在青山绿树间的红庙岭综合管理服务中心。记者 叶诚 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福州实践:全面推动实施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在全市推行垃圾分类工作,加快建设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30年来,红庙岭产业园坚持不懈探索实践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新路径,推动福州垃圾分类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助力我市重点建设六个城、打响五大国际品牌、实施九大专项行动,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

在“老福州”印象中,红庙岭曾是“垃圾山”的代名词。随着一座在全国范围内处理能力强、规模大、门类全的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的不断建设,红庙岭实现“华丽转身”,每天近4000吨生活垃圾在这里被“吃干榨尽”。

近日,记者走进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看看这座跨越时代的产业园如何一边努力追青逐绿,一边面向社会敞开大门,不断突破自我定位,展开系列独树一帜的生态文明探索实践。

协同处置

项目产生集聚效应

2日上午,记者驱车从市区出发,沿着蜿蜒山路前往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只见运输车辆来来回回,忙碌不停。

20世纪90年代初,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高瞻远瞩谋划福州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建设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场。历经30年,如今红庙岭已蝶变成一座郊野公园式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

记者跟随园区工作人员,途经一块广阔起伏的茵茵草场,看到一排排鸡爪槭红叶满枝,曲折小路一直延伸到远处莲花峰下,俨然一座城市休闲公园。

“你肯定想不到,这底下填埋着福州过去20多年的垃圾。”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中心工作人员说,20多年前,这里还是600亩左右的垃圾填埋场。今年1月,伴随填埋场二期覆土复绿工程竣工,5371亩的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成了一座绿意盎然的“郊野式休闲公园”。

车辆行驶在红庙岭内,仿佛行驶在一个大型“社区”里,每隔一会儿就会来到不同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项目的“家门口”。红庙岭在一园之内建成了涵盖垃级焚烧发电、协同处置、餐厨、厨余、危废、大件(园林)、飞灰、炉渣、渗滤液等12个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项目。此外,基础设施配套、覆土复绿、宣教中心、数字红庙岭项目等也是一应俱全。

“这里采取成体系建设和产能扩建模式,实现项目联动和集聚,既节约土地资源、减小设施分散选址建设带来的阻力,又提高多类城市固废协同处置水平。”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中心主任郑炎斌表示。

“我们企业深耕环保行业多年,红庙岭可以说是目前国内门类齐全、综合性最强的固废处理园区之一。”厨余垃圾处理厂项目副总经理陈若其说,“我们项目预处理后的不可生化降解的筛上物,可以就近送往生活垃圾焚烧协同处置项目。相比其他城市,1吨筛上物的处理成本就减少了几十元。”

“入驻”红庙岭的诸多好处也吸引着更多项目建设者的目光。近日,红庙岭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正紧锣密鼓地计划着,正在做前期可行性分析。

挖掘潜力

加速制定“双碳规划”

上午10时,福州市中心城区餐厨垃圾运抵餐厨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项目。工人们按下按钮,闸门自动打开,清运车里的餐厨垃圾自动完成“卸货”,储池内很快就堆出了一座厨余垃圾小山。

餐厨垃圾处理厂车间内,大大小小的管道和罐体组成了餐厨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项目的八大“消化系统”,这个“大胃王”一天可以“吞”下250吨剩饭剩菜和25吨废弃油脂。

“按照日处理能力300吨来算,物料经预处理剔除杂质后,能提炼约12吨生物柴油,产生1.8万立方米沼气,用作锅炉燃料或进行发电。”项目公司福州中城科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奇说,部分投资者看到了餐厨垃圾里沼气发电的潜力,已经开始上门寻求合作。

餐厨垃圾发酵后,沼渣去了哪里?在红庙岭关键“托底”项目——垃圾协同处置项目的中控室,通过大屏幕可以看到,沼渣连同渗滤液污泥、大件(园林)厂木屑、皮革等无法在该工艺环节处理的废弃物,正在进行造粒、脱水,最终用于焚烧发电。

“这意味着在红庙岭能对所有上山的废弃物进行‘全额’处理,这是让福州在全国省会城市中迈出率先实现城市原生垃圾‘零填埋’的最后一步。”垃圾协同处置项目相关负责人林瑛说。

在红庙岭,“万物皆可循环”。厨余垃圾、大件垃圾、医疗废弃物……每天近4000吨废弃物被运抵红庙岭后,找到各自的“家”,摇身一变,化为电、绿化基肥、生物柴油、环保透水砖等资源,就连发电时产生的余热都能用于恒温厌氧罐的保温。

在“双碳”路上,红庙岭每年可发电约7.67亿千瓦时,折合节约标准煤约23.4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3.85万吨,这也激励着红庙岭加速研究制定最新的园区“双碳规划”。该规划将以清单的形式,借助引进先进技术、项目有机联动、处理系统技术改造等多种方式,尽可能挖掘园区内可提升的降碳减排空间,助力“双碳”目标加速实现。

敞开大门

增强市民环保意识

今年4月,位于红庙岭综合管理服务中心的生态环保宣教中心建成,已吸引大批学生、社会团体、企业部门、机关干部等前去参观学习。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座白色建筑犹如硕大的白莲绽放在青山之间。一楼绿意环绕的展厅,从红庙岭选址动工到垃圾分类等系列福州生态文明建设,生动展现了习近平同志领导福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理念与生动实践。二楼展厅的出口面朝群山,置身展厅也可眺望青山连绵,山间雾气氤氲。

今年9月,红庙岭顺利通过第八批国家级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国家评审,如今正通过基地化建设,陆续向公众开放,借助丰富多样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市民的垃圾分类环保意识。

今年1月,载着30多名市民代表,仓山区第一辆“红庙岭直通车”开进了红庙岭,市民们第一次近距离了解生活垃圾的终端处理工艺。“让人大开眼界,颠覆了过去对厨余垃圾处置‘脏乱臭’的传统认知。”市民叶先生感慨不已。

此外,红庙岭与高校的互动也日益频繁。去年5月,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副教授刘常青带着30多名大三学生前往红庙岭开展研学实践。“一天的行程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内容非常丰富,但还是感觉时间不够用。”刘常青说。

“以前实地参观垃圾焚烧项目,我们要带着学生前往宁德、平潭等地,往返时间不算,也只能看到一个项目。”刘常青回忆说,如今在红庙岭上可以看到垃圾资源化利用全链条处理技术,学生们的专业兴趣也被极大地激发出来。

“我们与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一直保持着联系,每年寒暑假都有高校学子前来学习实践。未来,我们将与高校等开展更多深度教学、实践合作,让红庙岭走进更多人的视野。”郑炎斌说。

记者手记

“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每一次前往红庙岭采访,听到最多的感叹就是:“以前这里遍地是垃圾,现在的变化真是太大了!”

如今,当我走在“昔日填埋场,今朝绿花园”的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参观园区内一流工艺的资源化项目处理线时,再次遥想多年前的红庙岭,深刻感悟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真真切切地引领了一个时代、改变了一个时代。红庙岭所凝结的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实践成果,时刻提醒着我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